1914年配资导航,戴笠考上了杭州的省一中。
这省一中是杭州最好的学校,这里面的学生都很优秀。之前,一直在老家中学的戴笠,是一个佼佼者,当年,他可是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。可到了省一中才发现,这里的人才、学霸比比皆是。
而且,省一中的学生们,比他更有思想、有学识。
至于那些学习不如他的富家子弟们,过着的是纸醉金迷的生活,每天就是吃大餐、喝咖啡、泡舞厅......
来到杭州之后,让年轻的戴笠首次感受到了挫折,他心里也产生了不平的想法。凭什么那些富家子弟们可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?有了这样的想法,戴笠的心中也有了一股冲劲,他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,要成为人上人。
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,一场大变故悄然而至。
那一天午后,难得的闲暇时分。
展开剩余88%同学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闲聊,也有的人在宿舍里睡着懒觉,而戴笠一个人偷摸的溜出学校。
他这是要去一家旧货店。
几天之前,他曾和好友闲逛到此,看上了一件衣服,不过兜里没钱,只好作罢。
眼瞅着冬天就要来了,可身上的衣服很单薄。
没有钱,怎么办呢?
思来想去好几天,戴笠决定铤而走险,没钱就顺手牵羊呗。
旧货店的午后,店员们也懒洋洋的,放松了警惕。
戴笠跨进店门,一眼就盯上了之前看中的那件棉衣。
这旧货店的隔壁就是一家照相馆,戴笠拿起棉衣,出门之际对店员说:“借一件衣服去隔壁照个相”。
还不等店员有啥反应,戴笠不管不顾就钻进了隔壁的照相馆,他从照相馆的侧门偷溜了出去。旧货店的伙计倒是记住了戴笠的长相,还有他胸前戴着的那枚校徽“浙江省立第一中学”。于是乎,店家直接就找到了学校,根据店员的外貌描述,学校就知道是戴笠。
戴笠被开除了。
走出省一中的大门,戴笠就后悔了。
他倒不是因为没书读后悔,是因为没有地儿落脚后悔。
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家?那肯定不行,因为偷一件棉衣被开除,这回去以后怎么和老母亲交待。
他就这么漫无目的在街头闲逛。
突然,他想起在杭州城里有这么一个亲戚,那是妻弟的岳父。这人不是在杭州开了一家豆腐店嘛,正好去投奔他。
这个亲戚姓徐,一看举目无亲的戴笠投奔自己,就收留了他。
有了地方居住后,平常没事做的戴笠,就似一匹脱缰的野马。
他每天起来后就上街,和一群当地的地皮流氓厮混在一起,尽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。
他整日就这么厮混着日子。
转眼,就到了年关。
豆腐店的徐老板有个侄儿恰好要回江山县,戴笠也就趁机和他作伴,一同搭船回江山县。
可是,戴笠兜里空空,回家没有面,怎么办呢?
于是乎,在路上,他就动起了小心思。
客船在富阳码头停留的时候,戴笠寻了个借口重新搭了一个小船回到了豆腐店。
他和徐老板说,两人在路上遇到了小偷,钱财都被偷了,他这才寻过来要些路费。徐老板也不怀疑,拿出一百元递给戴笠。
拿到钱后,戴笠先跑去酒馆好好的吃上一顿,又给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,购置了一些年货,这才不慌不忙的找了船回家。
到家后,母亲很是欢喜。
戴笠可不敢跟母亲说实情,只能谎称自己没有读书了,在杭州城做了小生意。
母亲听了也无可奈何,想着能赚钱也是好的。
戴笠这次回家后,倒是好好的消停了一阵子。在家里,他读着史书,侍奉长辈,过了一段平静的安生日子。
这单调平静的日子,让充满野心的戴笠不好受。
他心里惦记着杭州那些富家子弟纸醉金迷的生活,他的心里,是想过上这样的日子。他的内心是需要赞美,是需要别人崇拜的。
这一天,闲来无事的戴笠,邀约了伙伴去几十里外的地方游玩。
恰好遇到了姜绍谟,两人曾是校友,虽是同岁,但姜绍谟晚入学了3年,故而称呼戴笠学长。
两人的这次会面,倒是无意中改变了戴笠的人生轨迹。
姜绍谟告诉他一个消息,你闲着没事,可以报考衢州联合师范。
原本,戴笠是没这个心思的,但他得知姜绍谟已经报考了北大的预科班,另外一个同学周念行正准备去日本留学呢。眼瞅着这些昔日的同窗,一个个日子过得比自己好。戴笠心里自然不服气,但他没有资本,只能是通过继续求学来改变人生了。
这次考试,戴笠果然还是不同凡响,考了个第二名。
当天晚上,他就拉着几个好友在旅店喝酒庆祝。
酒过三巡,好友们先后离去,意犹未尽的戴笠拉着同屋的旅客闲聊。
其中一个当兵打扮的旅客说:“我看你这身板是个当兵的料,考什么师范学校,当个孩子王有啥出息”。
戴笠压根就没想过从军。
“我和你说,这混乱的年月,当兵吃穿不愁,有机会还能往上走呢!就说我那个师长,一开始就是个饭都吃不饱的人,嘿,人家后来愣是打成了旅长!几个月前去打了一次张勋,回来又升师长了”
这个小兵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止不住,他给戴笠娓娓道来,像那些个段祺瑞、曹锟等等,哪个不是从小兵开始发迹的。
那一晚,老兵头说完就沉沉睡去。
而戴笠的心里却开始翻江倒海,难以入眠。
这个不知名的老兵头,似乎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。
他就在想,自己读书确实厉害,可就算毕业了也不过是个穷教书的,距离自己想做人上人的目标,差距十万八千里。倘若是从军的话,以他的文化水平,就算不能拔头筹,在部队里也是个香饽饽。
想来想去,戴笠果断决定从军。
恰好,当时浙一师正在杭州招收学生兵。戴笠一看机会来了,果断就去报名了,虽然被省一中开除了,但他还是以省一中的名义去报名。
戴笠倒是顺利进入了学生营,不过,当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,心里倒是不开心。但木已成舟,也是无可奈何。
和学校比起来,这兵营的氛围可太适合戴笠这种人了。
以他的学识和能力,想在这里面做出一番事业出来,那可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。不过,戴笠起初是走偏了路,他拉拢的那些人不是混子,就是当地的地头蛇和地痞。和这些人结交,对他的仕途影响可是很大的。
有好几次,营长想要提拔他,都是因为他和那些混子很熟的关系,都没有批准下来。
这时候,浙江省内的局势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,战争的阴云也笼罩在上空。
浙三师在宁波造反,戴笠所在的浙一师接到命令,开拔去剿灭浙三师。
到了宁波,面对士气高昂的浙三师,这仗打得很是艰难。
缩在战壕里面的戴笠,那一年还只有21岁。看着身边不断有人中弹倒下,他心里打起了歪心思。自己还没建功立业,可不能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籍籍无名的炮灰。于是,整个战争过程中,他都在极力的保命。
很快,浙一师被打得溃不成军,戴笠也成了俘虏,被抓进了大牢。
在牢房里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日夜,这一天,迷迷糊糊的戴笠被一阵喧闹声吵醒。
牢门打开,冲进来的大兵让大家伙赶紧往外走。
戴笠定眼一看,原来是浙一师的战友。
原来,经过多次战斗,浙一师最后还是击溃了浙三师,戴笠这才捡回来一条命。
这次战斗结束后,戴笠又有了新的想法。
他觉得自己在部队还是难以成气候,于是乎,趁着部队离开宁波的时候,他默默的脱离了部队,留在宁波城里流浪。
在宁波城里流浪的那段时间,是戴笠最为困苦的时期。
那时候的他,心里的壮志早就被磨灭了,变得心灰意冷,每天就似个流浪汉,流浪在宁波的街头,浑身脏兮兮的。
幸而母亲得知消息后,千里迢迢来到宁波寻子。
在大街上,她好不容易找到了儿子,拉着儿子回了家。
不得不说,戴笠有一个好母亲。
回到家之后,母亲对他好一顿宽慰,这才又激发起了戴笠心中的壮志豪情。
深刻反思之后,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。
对外人,他是凶神恶煞的杀神。但是,面对母亲,他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。
只要戴笠发起脾气来,母亲一出面,他就换了个态度。有时候,一些熟络的下属,惹怒了戴笠,就赶紧去找他母亲,只要戴母出来维护,保准就过去了。
后来,回忆起那段自己人生的低谷时期,戴笠也不由得感慨。倘若没有母亲的鼓励严加管教配资导航,自己怕是就废了。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,戴笠很是敬重自己的母亲。
发布于:云南省和兴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